
典籍里的中国 第一季 (2021)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文化节目《典籍里的中国 第一季》,由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,王嘉宁主持,田沁鑫任艺术总监,共11期节目。以“文化节目+戏剧+影视化”的创新形式,聚焦流传千古的中华典籍,讲述其成书、核心思想与流转中的闪亮故事,让古籍中的文字“活”起来,展现中国智慧、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。节目依托典籍的文化IP,捕捉亮点故事,构建中华文明史的深刻图谱。
历史空间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法,对典籍故事进行可视化呈现,邀请知名导演指导,实力派演员如王劲松、潘鸿翔等出演先贤角色。现实空间则通过当代专家访谈与互动,连接古今对话。第一期识读《尚书》,撒贝宁穿越时空,与百岁老人伏生(王劲松 饰)对话,演绎“大禹治水”“牧野宣誓”等宏大场面,伏生舍命护书、传书的感人历程催人泪下。第二期《天工开物》,宋应星(潘鸿翔 饰)在乱世中记录中国古代科技智慧,跨越明清时空,展现匠人精神。
后续期节目依次识读《史记》《本草纲目》《论语》《孙子兵法》《楚辞》《徐霞客游记》《道德经》《周易》《传习录》,每期以一部典籍、一位先贤、一条主线串联故事。例如,《史记》中司马迁(张嘉译 饰)的“发愤著书”传奇,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(刘佩琦 饰)的求索之旅,《论语》孔子(任帅 饰)的家国情怀,皆通过多舞台沉浸式戏剧重现。节目以伏生护《尚书》开篇,以王阳明(张凌赫 饰)的“知行合一”收官,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激发观众“思接千载”的心绪。
通过环幕投屏、实时跟踪等新技术,节目营造四度叙事空间,让观众如身临其境。典籍的传承故事,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当代的文化自信之源。
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季 (2022-2023)
《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季》延续第一季创新模式,共11期,由撒贝宁、王嘉宁主持,田沁鑫艺术总监,精选《永乐大典》《汉书》《礼记》《诗经》《越绝书》《文心雕龙》《齐民要术》《水经注》《说文解字》《茶经》等典籍,利用电影工业生产与绿幕拍摄,升级叙事节奏与唯美呈现。第一期以《永乐大典》开篇,撒贝宁穿越至明永乐十九年,与主编陈济(段奕宏 饰)相遇,回溯修书过程:青年陈济遥观星空领悟“用字以系事,以事来明理”的修书之道,四亿七千万字的巨著在乱世中诞生。
节目采用故事嵌套结构,情节更密、场景更丰:陈济的立志、悟道、修书与后世传承交织,历劫后“珠还合浦”的回归之旅动人心弦。第二期《汉书》,班昭(宋轶 饰)用一生完成父兄遗志,演绎“二百三十年兴衰荣辱,独当一史”的家国担当,班家修史的波澜壮阔让观众热泪盈眶。《礼记》聚焦礼乐文明的传承,《诗经》以最早诗歌总集的浪漫情怀,跨越千年鲜活力量。
后续识读《越绝书》勾勒吴越争霸的刀光剑影,《文心雕龙》刘勰(张译 饰)的文学理论洞见,《齐民要术》贾思勰(王凯 饰)的农桑智慧,《水经注》郦道元(王学圻 饰)的山河情怀,《说文解字》许慎(张涵予 饰)的文字起源探秘,《茶经》陆羽(雷佳音 饰)的闲适哲思,皆通过多形态融合——戏剧、影视、文化访谈——可视化呈现。撒贝宁的时空穿越与先贤对话,构建古今桥梁,展现中华历史之美、山河之美、人文之美。
第二季在表达手段上更细腻,绿幕与运动控制技术营造瑰丽视听,如陈济头脑中的星空典籍场景。节目不仅梳理文明脉络,更唤醒历史情怀,精炼呈现中华民族精神。
下载(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)